全院师生:
根据《水利与环境学院关于开展2022年度“大禹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立项申报的通知》精神,现将水利与环境学院2022年度“大禹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第二批教师出题公示如下:
序号 |
所属学科 |
出题老师姓名 |
课题名称 |
课题计划完成时间 |
是否2021年度继续开展课题 |
本课题是否已征集到学生团队 |
备注 |
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吴瑕,晋良海 |
装配式建筑多粒度施工物料供应链碳足迹优化研究 |
2个自然年度 |
否 |
是 |
|
2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邵波,余晓云 |
基于BIM-VR技术的地下车库导向标识优化设计研究 |
2个自然年度 |
否 |
是 |
|
3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陈述,陈云 |
基于污水量风险的污水处理PPP项目再融资产品定价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4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陈述,陈云 |
基于碳排放的大坝浇筑施工机械配置优化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5 |
环境工程 |
黄绪泉,赵小蓉 |
钢渣改性污泥脱水性能研究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是 |
|
6 |
水利工程 |
陈述,陈云 |
基于数字孪生的缆机垂直吊运过程安全监控方法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7 |
水利工程 |
陈述,陈云 |
水资源利用效率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空间效应研究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8 |
水利工程 |
孙爱华 |
“巨人稻”适宜需水量试验研究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9 |
水利工程 |
孙爱华 |
“巨人稻”ET0估算模型优选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0 |
水利工程 |
孙爱华 |
“巨人稻”水分生产力试验研究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1 |
水利工程 |
吴泽艳 |
“巨人稻”植株形态建模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2 |
水利工程 |
何金文 |
抗震设计反应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3 |
水利工程 |
何金文 |
江水消落期土质堤防抗滑稳定可靠性区间估计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4 |
水利工程 |
何金文 |
河道下切致重力式堤防深层滑动风险区间估计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5 |
水利工程 |
刘冀 |
水库(湿地)水文监测卫星影像分析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6 |
水利工程 |
刘冀 |
流域潜在蒸散发演变规律研究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7 |
水利工程 |
刘冀 |
流域气象极值演变特征研究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8 |
水利工程 |
朱士江 |
柑橘采摘后果实水分散失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19 |
水利工程 |
朱士江 |
鄂西地区柑橘园天然降水有效利用率研究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0 |
水利工程 |
朱士江 |
基于田间尺度的柑橘园“水-风-光”多能互补灌溉系统研发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1 |
水利工程 |
何军 |
缓释肥掺混尿素对水稻产量影响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2 |
水利工程 |
何军 |
缓释肥在静水条件下养分释放特征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3 |
水利工程 |
李彪、童富果 |
剪切作用下土-岩界面渗流特性研究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4 |
水利工程 |
殷德胜 |
基于web的水电站厂房巡检可视化系统开发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5 |
水利工程 |
殷德胜 |
混凝土坝渗流监测可视化系统开发 |
1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6 |
水利工程 |
夏栋 |
宜昌市公路边坡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2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7 |
水利工程 |
夏栋 |
向家坝水电站工程区不同生态修复模式下土壤腐殖质特征分析 |
2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8 |
水利工程 |
夏栋 |
不同种植年限柑橘园土壤腐殖质特征分析 |
2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29 |
水利工程 |
夏栋 |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下土壤有机碳特征分析 |
2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30 |
其他 |
夏栋 |
求索溪畔遇见唐诗宋词里的植物 |
2个自然年度 |
否 |
否 |
|
相关事宜说明
1.申请立项成员应为三峡大学在册本科学生、研究生,学院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自愿成立项目组,但各项目组的第一负责人必须为水利与环境学院在籍学生。
2.项目组的成员数原则上应限制在6人以内(含组长)。
3.项目组必须自行联系相关方面教师作为指导老师(对于涉及跨学科研究的,指导教师不多于2人),无指导教师的不予立项。
4.学习态度端正,基础扎实,综合素质好。
5.本年度大学生科技立项同一个课题原则上只允许一个学生小组申报立项,多个小组申报同一个课题的,由出题老师决定立项小组。
6.请认真研读课题简介(见附件1),并与老师取得线上联系确认后再进行立项申报。
7.申请立项者填写《2022年度“大禹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申报书》(见附件2),并于2022年2月18日17:40之前将电子档(注意:必须有指导老师电子签名)提交至邮箱2640932702@qq.com。
8.申请立项小组需按相关时间节点提交申报材料,过期不交的不予立项。
9.学院将于2022年2月下旬组织专家组对申报书进行评审,决定最终是否予以立项。
10.水环学院2022年“大禹杯”科技创新活动咨询qq群:909720530 ,如有任何疑问可以在群内咨询。
水利与环境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
共青团beat365体育亚洲官网在线下载_首页(welcome)委员会
2022年1月23日
相关链接:水利与环境学院关于开展2022年度“大禹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立项申报的通知